学校举行第一批二级心理辅导站授牌仪式
10月29日下午,学校在沙河校区举行首批二级心理辅导站授牌仪式。校党委常委、副校长贺威出席仪式,党委学工部负责人、相关学院党委副书记及心理辅导员共同参加。

贺威为首批建成并投入使用的五个二级学院心理辅导站授牌。他强调,建设二级心理辅导站是学校落实“三全育人”理念、筑牢校园心理安全防线的重要举措。各站点要立足学院特色,真正成为学生“身边的暖心驿站”。同时,他希望以此次授牌为新起点,持续完善“学校-学院-班级-宿舍”四级联动机制,共同营造健康阳光的校园成长环境。
首批建成并投入使用的五个二级学院心理辅导站分别是:机电工程学院“小工匠心‘晴’驿站”、仪器科学与光电工程学院“光语轩”悦心驿站、管理科学与工程学院“织心心灵驿站”、商学院“商苑馨语”阳光驿站以及外国语学院“心桥外语坊”。
各具匠心,五站联动织密“心防网”


机电工程学院小工匠心“晴”驿站,绕实践育人打造技能与心理双成长平台,以“1234”体系与四级联动为支撑,凭游园会、精准档案实现“匠心育心”。


仪器科学与光电工程学院“光语轩”悦心驿站融合学科特色,用专业知识类比心理现象,搭配影院、沙龙破解科研焦虑。


管理科学与工程学院“织心心灵驿站”以管理学思维为依托,通过“织心讲堂”、“心灵影苑”及毕业生专属工作坊“织”密心理安全网。


商学院“商苑馨语”聚焦职场心理,依靠研学自习室、规划辅导、朋辈互助营造“助人—自助—互助”氛围,为学生未来发展赋能。


外国语学院“心桥外语坊”借轻松交流场景、趣味活动与“1+1”帮扶,搭建语言与心灵的跨文化桥梁。
五个二级心理辅导站均以“发展性辅导”与“成长性活动”为核心,既落实学校心理育人统一要求,又凸显学院差异化特色,共同织密了校园心理健康服务网络。
学校深入贯彻落实《关于优化提升北京高校学生心理健康工作的行动方案(2023年—2025年)》要求,自启动二级心理辅导站标准化建设以来,始终坚持“全员心理育人”理念,历经一年精心筹备,严格遵循“项目申报—学院自评—学校评审—组织验收”全流程推进,通过分批次立项、给予专项经费支持、制定明确建设规范等方式,推动各学院结合学科特色与学生特点打造专属心育阵地。每一块牌匾背后,都承载着为学子筑牢心灵港湾的责任,也凝聚着学校推进心理健康教育科学化、规范化建设的决心。
未来,学校将进一步发挥学院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中的作用,推进我校心理育人工作科学化、规范化、品牌化建设,为广大学子构筑起温暖坚实的心灵港湾,护航其向阳生长、逐梦前行。(供稿/图片:学工部 编辑/审核:郭辉)


